子宮下垂修復|子宮脫垂分幾多級?幾時需要手術處理?好多女性生完小朋友後,會覺得下體有異樣,例如陰道有「墜住」嘅感覺、行路或咳嗽時覺得有嘢向下墜,又或者出現尿滲、陰道鬆弛、性事冇感覺等情況,呢啲有可能就係子宮下垂或者子宮脫垂嘅表現。究竟子宮脫垂分幾多級?點樣進行子宮下垂修復?一定要做子宮脫垂手術嗎?本文為您清晰解構。
子宮脫垂分幾多級?醫學上的 4 級標準
臨床上子宮脫垂通常分為 4 級,以子宮脫出陰道口的程度為依據,級別越高,症狀越明顯:
Ⅰ 度輕度:子宮頸距離陰道口<4cm,未達陰道口;Ⅰ 度重度:子宮頸已達陰道口,陰道檢查時可見子宮頸。此階段多無明顯不適,或僅有輕微下腹墜脹。
Ⅱ 度輕度:子宮頸脫出陰道口,子宮體仍在陰道內;Ⅱ 度重度:部分子宮體脫出陰道口。患者站立或勞動後會感到陰部有腫物突出,臥床休息後可縮回。
Ⅲ 度:子宮頸與子宮體全部脫出陰道口外,伴隨陰道前後壁膨出(可能出現尿頻、排尿不盡)。
Ⅳ 度:子宮完全脫出,並伴嚴重盆底組織鬆弛,陰道軸改變,常合併膀胱或直腸膨出。
幾時需要做子宮脫垂手術?
未必每個人都要開刀,以下情況可以考慮接受子宮脫垂手術:
經常有下墜感或外露問題
有尿頻、尿滲、尿急情況
嘗試盆底肌運動或物理治療後無明顯改善
性生活受影響或感覺有異物
有反覆尿道炎、陰道潰瘍等併發症
如果你仲未生育,亦可以同醫生討論保留子宮嘅修復方式(例如經陰道懸吊術、網狀修復等)。
子宮脫垂非手術 vs. 手術修復 比較表
考量要點 | 非手術修復 (核心:盆底肌鬆弛修復) | 子宮脫垂手術 |
---|---|---|
主要適用分期 | I期、II期輕度;任何分期不適合手術者 | II期 (症狀重/治療無效)、III期、IV期 |
核心方法 | 凱格爾運動、子宮托、生活調整、陰道雌激素 | 陰道修補術、骶骨固定術(微創)、陰道閉鎖術等 |
侵入性 | 無創 或 低侵入性 (子宮托) | 有創 (微創或傳統手術) |
效果 | 可改善症狀、延緩進展,但無法根治嚴重結構鬆弛 | 效果顯著持久,可解剖復位,解決嚴重脫垂 |
恢復時間 | 無需恢復期 (運動/子宮托) | 需術後恢復期,微創手術恢復較快 (數週) |
風險/副作用 | 凱格爾運動不當可能無效;子宮托可能不適、感染、潰瘍 | 手術相關風險 (麻醉、出血、感染、損傷鄰近器官、網片併發症、復發可能) |
維持/複發 | 需終身堅持盆底肌鍛鍊,效果可能隨年齡/因素變化而減弱 | 成功手術後效果穩定,但仍有一定復發機率,需注意保養 |
費用 | 較低 (運動免費,子宮托費用低) | 較高 |
術後注意事項:避免復發的關鍵
無論選擇哪種治療方式,術後護理都至關重要:
術後 3 個月內避免提重物(>5kg)、劇烈運動和長時間蹲坐,以防增加腹壓。
堅持盆底肌鍛煉:每天進行 3 組凱格爾運動(每組 15 次收縮),增強手術效果。
控制體重和慢性咳嗽:肥胖、長期咳嗽會增加腹壓,誘發復發,需及時調理。
定期複查:術後 1、3、6 個月需到院複查,深圳怡康醫院會通過超聲評估盆底恢復狀況,及時調整康復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