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如發現宮頸分泌異常,例如白帶增多、顏色改變、伴隨異味或血絲等,往往擔心是否與子宮頸健康有關。這時,不少人會問:是否需要做子宮頸細胞檢查?
這篇文章會為你拆解當中疑問,並說明子宮頸檢查的重要性,幫助你及早了解身體訊號,必要時進行進一步診斷與治療。
宮頸分泌異常的4大成因,哪些情況需提高警覺?
感染性因素:
細菌或黴菌感染:分泌物呈黃綠色、豆腐渣狀,伴隨搔癢或異味。
HPV病毒感染: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可能導致宮頸上皮內瘤變(CIN),分泌物可能帶淡血絲。
慢性宮頸炎:
宮頸糜爛或腺體囊腫引發黏液分泌過多,活動後可能出現接觸性出血。
子宮頸癌前病變:
CIN1至CIN3病變可能無明顯症狀,但部分患者分泌物量增、質地稀薄如水。
內分泌失調:
雌激素波動導致宮頸黏液分泌紊亂,常見於多囊卵巢或圍絕經期女性。
深圳怡康醫院提醒,若分泌異常合併以下「危險徵兆」,務必儘早安排子宮頸細胞檢查:
非經期出血或性交後出血
分泌物持續超過2週且治療無效
曾有HPV陽性病史或家族宮頸癌病例
子宮頸細胞檢查:揪出癌前病變的黃金標準
子宮頸細胞檢查(又稱Pap Smear)能透過採集宮頸表皮細胞,檢測異常增生或癌變風險。深圳怡康醫院採用「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(TCT)」,準確率較傳統抹片提升30%,具體流程如下:
檢查前準備:
避開月經期,檢查前24小時避免性行為、陰道灌洗或使用栓劑。
無需空腹,可正常飲食。
採樣步驟:
醫師以專用刷具輕輕刮取宮頸外口及頸管的表皮細胞,過程約1分鐘,輕微不適感。
採樣後極少數患者有微量出血,1-2天內自行停止。
報告判讀:
正常:未見異常細胞,建議每3年定期追蹤。
ASC-US:非典型鱗狀細胞,需加做HPV檢測。
LSIL/HSIL:低度或高度病變,需進一步陰道鏡檢查與活檢。
3類人群應優先安排子宮頸檢查
有性經驗女性:21歲起建議每3年一次TCT檢查;30歲後搭配HPV檢測,可延長至每5年一次。
HPV陽性者:無論TCT結果是否異常,均需縮短追蹤間隔(6-12個月)。
免疫低下者:如長期服用類固醇、HIV感染者,癌變風險較高,需每年篩檢。
深圳怡康醫院:精準檢查與個體化治療標竿
為提升宮頸病變的早期診斷率,深圳怡康醫院提供「宮頸健康管理方案」:
一站式篩檢:
整合TCT、HPV分型檢測與陰道鏡檢查,3小時內完成初步評估。
微創治療技術:
針對CIN1-2病變,採用超聲刀或冷刀錐切,保留生育功能。
低溫等離子技術修復宮頸糜爛,減少術後出血風險。
追蹤管理系統:
建立電子健康檔案,自動提醒複查時間,並提供線上解報告服務。